一、缘起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和政治人物。且不说他在政治舞台上令人瞩目的表演,仅在学术领域里能与章太炎并称“二叔”(章枚叔、刘申叔),即已表明他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过在后人眼里,两人却无法相提并论。这在研究者那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即与章太炎研究的繁盛兴旺相比,刘师培研究相对门庭冷落,两人的境遇大相径庭。究其根源,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因素应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在刘师培短短36年的人生中,政治风暴对其冲击甚大,而他在一些政治斗争关键时刻的表现往往为人诟病,如以同盟会会员之身于1907年底与清廷大吏端方通款,不久投入其幕中;1915年加入“筹安会”。前者在当时的革命党人眼里自然是叛变行为,后者也被视作助纣为虐,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直是被谴责的对象。早在1911年夏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发布的宣言中,人们便指责他为“客犬”(清吏走狗);陶成章的《浙案纪略》也对其行为多方责备;黄节、黄侃等人痛责其加入“筹安会”,黄节甚至耻与其在北大为伍;国民党元老冯自由、邹鲁所著史书中亦是将其作为反面典型;1949年后,大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和有关著作同样持此立场。也就是说,在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里,在文人学者的心目中,乃至于在这种语境下接受教育的普通人眼里,刘师培都是政治上被打入另册的历史罪人。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学术界研究起来自是顾虑重重,无法深入甚至觉得没必要深入研究。这种情形以往海峡两岸皆如此。
再看文化因素。长期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带给人们极为深远的影响,人们已习惯于认同五四的思维方式,把文化上的所谓“新”与“旧”视作截然对立,在不遗余力地宣扬“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同时,极力贬斥“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作为四世传经的国学大师,刘师培自然是人们心目中旧的一方的代表,更何况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办过《国故》月刊,被认为是与新文化相对抗。[1]所以,一些新派学者尤其是鲁迅等人对其持反对和批评的态度。众所周知,新文化倡导者的立场一直在学界占主导地位,鲁迅等人这一态度之分量不言而喻,其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也在情理之中,故刘师培在被批判的同时,很难引起人们学理上的研究兴趣。也就是说,刘师培既在政治上被打入另册,又在文化上被排斥或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