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

第一章 先贤学术与刘师培

字体:16+-

第一节 “扬州学派”的基本精神

按照通行说法,刘师培是“扬州学派”的殿军,其学术根源于扬州先贤之学。那么,何谓“扬州学派”?它的基本情形怎样?此类问题便不能不为我们所首先关注。

一、何谓“扬州学派”?

扬州位居江淮之间,大运河纵贯南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向为人才辈出之所,学术素称发达。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以及刘师培先祖刘文淇等人皆为扬州学者,他们的学术研究不仅成果丰硕,整体质量高超,而且具有一定特色,在当时即产生较大影响,可说是将乾嘉汉学推到了一个高峰。所谓扬州学术,笼统而言便是指这些朴学大师所代表的既具地域色彩又显主流风范的学术。具体而言,清代扬州府治(乾嘉时期),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东台),作为以地域而得名的扬州学术,空间范围上即指这二州六县;时间段限上则应从乾隆年间至清末民初,因这段时间的扬州学术才称得上是有特色的学术;内容上则以清代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朴学为核心。

上述对扬州学术的界定,是以这一学术的基本面貌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这里指称的“扬州学术”是一专有名词,既非指扬州地区从古至今都存在的学术,也非指整个有清一代的扬州区域学术。确切地讲,它指的是当今学界习称的“扬州学派”所从事的学术。所谓“扬州学派”,早有学者论述,其立论依据在于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刘文淇等扬州籍学者以及一些客居扬州的学者相互间大都存在师承关系,有着共同的学术倾向。他们在学术渊源上受吴、皖两派影响,也可说是从吴、皖两派分化演进出来,故作为一个“学派”形成的时间稍晚于吴派和皖派,但延续的时间直到清末民初刘师培等人走上学术舞台为止。他们的学术特色为:继承发展惠栋、戴震学说,将乾嘉考据学进一步推向高峰,并取得总结性成就;对待学术,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反对墨守门户之见;具有发展变化思想和求实批判精神,并用以分析事物;突破了传注重围,开拓了研究领域;等等。[1]张舜徽先生还曾概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