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后来的柏拉图主义者或称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意见,宇宙是一种流溢,这种流溢来自上帝——即那超越一切可感知可想象的事物的绝对精神。从理智向无形状的物质的流溢一路上变得越来越不完善。物质处在存在的最低一级,没有生气,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不完善和恶的根源。但物质还是必需的,就像灯光从光源发射到最远的尽头必须变成黑暗一样,精神也必须变成物质。但是,来自上帝的一切都努力再回到上帝那里去。
人是宇宙的镜子,是一个小宇宙,它有精神亦有物质,有善亦有恶。最高的善是灵魂的纯粹理智的存在,“在那里面灵魂与肉体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灵魂完全趋向理性,重新相似于上帝”[26]。人的最高目的就是使自己生活在超感觉世界中与上帝同在,沉湎于上帝之中。引用维贝尔的《哲学史》[27]中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家在感觉世界中寻求人的最高目的,爱人们则在人的心灵中寻找它,而哲学家归根结底是在不掺杂任何别的东西、它独自所在的领域中寻求,即在理智世界中,在上帝中寻求它。体验到沉思冥想的快乐的人会放弃艺术和爱情。正像观赏和赞美过王宫的游客见到国王时会忘记那宫殿的美丽一样。对于哲学家来说,艺术的美乃至生命的美本身,只是绝对的美的一个苍白的反映。他蔑视肉体和肉体的快乐以便集中他所有的思想在那唯一永恒延续的事物上。哲学家的欢乐是不可言状的。这些欢乐不仅使他忘却尘世,而且使他忘记他自己的个性,而只是沉醉在对上帝的纯粹直觉之中。他的沉醉是一种人的灵魂和神圣的理性的结合,一种狂喜,一种从灵魂向它在天国的故乡的飞翔。只要他的肉体还活着,哲学家只能在某些短暂的时刻享受到看见上帝的快乐(普罗提诺有四次这样的时刻),但是这种在此世例外的情况,却会在来世成为灵魂有规律的正常状态。当然,死亡并不是直接通向完善,在下界中通过哲学净化的灵魂死后继续净化,直至它摆脱个性本身和它尘世的束缚的最后残余。”一句话,最高的幸福在于与上帝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必须使自己脱离感觉世界,脱离肉体,成为禁欲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