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首先应该指出的是,中国人对西餐有些误解。譬如,大大小小经营牛排为主的西餐厅遍布京城,导致许多中国人谈起西餐时,往往将其等价于不同种类的牛排。牛排固然可以浇上各式各样的汁儿,做成三分熟或者八分熟,但吃起来终究是牛肉的味儿,因此在此基础上认为西餐口味单调是可以理解的,就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餐在发达国家都被等价于酱油炒饭。殊不知牛排在大多数西方人生活中出现得并不频繁,即使是偏爱牛排的美国人,也多是过节时偶尔吃一次。比起牛排,西餐的大量日常饮食文化常常被忽略,而后者才是西餐调味的精华所在,也就是说调味不是只有中餐厨师才会做的事,西餐厨师做菜时和中餐师傅一样靠“感觉”,而不是量杯和天平。同样一道匈牙利牛肉汤,不同的厨师做出来也会有不一样的味道。法国美食是西餐的代表之一,丰富的食材、严格的烹饪要求、历代厨师对味觉的不断拓展,奠定了法国美食在世界的地位。例如,法国被称为“奶酪之乡”,法文有句自豪的话这么说道“la France aux 1000 fromages”,意即法国有一千种奶酪。不同品种的奶酪在气味、口感等方面差异明显,这点和牛肉不同。如此丰富的食材品种,加上厨师的精心烹调,法国菜的味觉丰富程度可见一斑,也足见国人对西餐口味的误解。
尽管如此,相对于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饮食文化在西方的确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具体比较仍有意义。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谁也不会否认,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西方人对饮食的判断往往借助于实验和理性分析,侧重于“理”,认为饮食就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