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和谐社会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在互联网上的点击率极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拟从民俗学的角度,讨论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等民俗现象,甚至成为民众生活的主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施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惯制,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欢度春节的一套民俗程式:送灶神、大扫尘、购年货、做新衣、守岁、贴春联、挂门神、接财神、放鞭炮、拜年等,剔除俗信,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涮锅碗、搞卫生、多玩耍、购物、饱口福,一句话,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与民众的生活总是保持一段距离,是对生活的叙述、归纳、总结和提升,而民俗则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民俗从一个方面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方面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民俗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体。
民俗生活属性的另一种表述,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处处要遵循民俗的轨范。民俗要求人们的行为趋于一致,趋于统一,让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秩序。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安全的生活。
在节日期间,在婚丧嫁娶的仪式中,甚至日常的衣食住行,人们的生活实际都是模式化的,是不断重复和相互重复的,每年如此。这就使得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有一种预见性。每年一到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的生活节奏自然就进入过年的生活轨道,八月十五临近的时候,人们便争相购买月饼……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外,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这种“聚餐”及“宴饮”的社会功效,在年节期间得到更为明显的表现。古人云:“饮食所以合欢也。”除夕、春节、元宵要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冬至吃汤圆,其他繁多小节,如观音节、灶王节等,也要蒸糕、改膳,用吃来纪念先人,用吃来感谢神灵,用吃来调和人际关系,用吃来敦睦亲友、邻里,并且进而推行教化。中国人是要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抒发祈愿平安、幸福的心情,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小节日都要以聚餐、会饮为主要内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