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文化的多维视域

筵席与民间口头文学

字体:16+-

筵席与民间口头文学在当下社会,尤其是都市里,民间口头文学在口头最为流行的场合莫过于筵席。民间化的筵席适宜民间文学的交流和传播,讲述民间文学与咀嚼食物都是口腔运动。两种运动并存不悖,同时满足了人们味觉、嗅觉和听觉等多重快感的需求。

一、筵席的狂欢属性

尽管狂欢节可能较少受到官方逻辑的渗透,但节日期间的狂欢仍被操控,尤其城市狂欢活动更是如此。民间集体仪式原本大多在露天举行,显示出官方集会所无的开放性特征。即便如此,民间仪式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正在发生转换,甚至在急剧萎缩,萎缩的原因有时是统治阶层的有意改造,如禁止燃放鞭炮、一些祭祀活动被扣上迷信的罪名等。“有着强烈狂欢精神的庙会和娱神活动,具有一种潜在的颠覆性和破坏性,在社会状况相对稳定的时候,它们只不过是人们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对传统规范的蔑视和嘲弄被限制在一个法律允许的范围内。”[1]这是明清之际,法律规定相对放宽的情况。经受文化革命的冲击和所谓现代文明的洗礼之后,原先盛行于民间的带有潜在颠覆性和破坏性的集体民俗活动本身,被权力话语系统无情地颠覆和破坏。与此同时,民间娱神的狂欢名正言顺地转换为国家政治狂欢。庙会原本由民间自发组织,如今,城市里的庙会一概纳入到政府管理体制之中。城市各社区的庙会仪式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展演,“狂欢节的灵魂已变成一个不完整的实体,其存在完全依赖于国家主义的秩序前提”[2]。庙会之类的民间仪式向展演的转化服务于政府体制的视觉主义规则,这些规则又因电视的转播而获得市民的接受和强化。仪式一旦被改造成符合政府规范的展演,仪式的狂欢精神便被扼杀了。

正是由于传统狂欢仪式由国家政府所掌控,已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特征,一些学者随之也就失去对其的兴趣。譬如,美国当代人类学家汉特曼以研究当代社会仪式而闻名,但他并不十分关心所谓“传统”社会中的这类仪式,而是注意考察现代国家政府似乎愿意容忍甚至鼓励的类似活动。[3]应该来说,节日与集会是最具狂欢色彩的,但是,在这些时机和场合,“狂欢节的灵魂已变成一个不完整的实体,其存在完全依赖于国家主义的秩序前提。尽管狂欢节精彩纷呈,充满魅力,但与专制政权下的展演之间的差别已大大缩小”[4]。筵席活动却相对地游离于国家政权具体掌控之外,尽管是散杂的、缺少严格仪式程序的,但却是普遍的、大众的、流行的。事实上,筵席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仪式不可缺少的内容,除夕、春节、元宵要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冬节吃汤圆,其他繁多小节,如观音节、灶王节、鬼节等,也要蒸糕、改膳,用吃来纪念先人,用吃来感谢神灵,用吃来调和人际关系,用吃来敦睦亲友、邻里,并且进而推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