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文化的多维视域

神话叙事

字体:16+-

江西境内三苗氏史迹考述

远古族团之一的苗蛮族团中,最重要的氏族当然是三苗氏。[1]三苗者,亦称有苗或黎苗,《国语·楚语下》:“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三苗复九黎之德”,表明三苗与黎氏有着亲缘关系,故《国语·周语下》有“黎苗之王”之语。

三苗原曾居住于黄河流域,但未曾融入夷夏。到尧舜禹时期,北方的西夏和东夷已大体合成为华夏整体,不入流的三苗则被视为“外化”之民,从中原逐步流落到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广大地区,成为一支广泛分布在南方的庞大的氏族部落。正如郭璞在《山海经》注中谓:“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这在史学界大体是比较一致的看法,而且现在似乎在考古发掘上也逐步得到了某些印证。”[2]有关三苗氏的直接考古资料尚少,我们只能通过零碎的文献记载,追寻三苗氏在江西境内的踪迹。

一、三苗古都在赣鄱

相传在夏或夏代以前,居住在今江西境内的土著居民,大致是三苗族(或荆蛮族)及其后裔。

有关三苗活动区域的记载,史料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丹水即今湖北之丹江,是今汉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陕东南部终南山,从商县经河南到湖北入汉水,此地正是在与炎黄集团接壤之处;南蛮是以三苗氏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战国策·魏策一》载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在今之江西鄱阳湖,“洞庭”即今之湖南洞庭湖。“文山”出自《国策》姚氏本,鲍本作“汶山”,《君道》作“大山”,《外传》作“岐山”,实为同一山名。“文山”是今何地,还无法确定,大致应在鄱阳、洞庭间靠南部之地。[3]据钱穆先生考证,这个“衡山”,是在长江以北,即今河南南部的伏牛山。[4]可见,以三苗氏为代表的苗族族团活动地域大致在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江西、河南之部分地区。[5]元黄镇成《尚书通考》也云:“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6]三苗居住的范围,不会比华夏地盘小,只是三苗之间,如同后来的“百越”一样,也是种别繁杂。所谓“三”者,义为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