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是吉国秀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很荣耀地进入到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这部著作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2007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
这本著作展现了民俗学研究的一种叙事方式,一种多学科交叉、多重声音并置、宏观历史背景与地方性知识相结合的叙事方式。那么,叙事又是如何展开的呢?我们将按照问题的顺序来铺陈。这本专著中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地方性民众如何看待婚姻仪礼变迁?第二是对前一个问题的理论追问,即地方性婚姻仪礼的变迁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的后续性研究,则是针对该部专著进行的理论反思。
一、婚姻仪礼变迁有什么意义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一改传统民俗学研究“只见文化不见人”的路径依赖,强调民众在地方性知识变迁中的行动及其角色扮演,将处于集体失语状态的民众声音拉到问题的中心,从而使民众从问题背景中凸现出来,一跃成为地方性知识的主体和拥有者,成为民俗之“民”。[1]换言之,吉国秀在地方性和创造性的关联中为民众寻找到了话语空间——是民众为婚姻仪礼的变迁赋予了意义,充分体现了民俗学对民众及其日常生活的学科关怀,实践了民俗学自下而上的学术理想。
作者首先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详尽的梳理,然后选取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地婚礼参与人的增多以及介绍人角色的变化,是否说明婚姻仪礼功能的变迁?在当地婚姻仪礼变迁的过程中,是什么发生了变迁,传承的又是什么?这些变迁和传承对于民众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是否具有组建民间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