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文化的多维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字体:16+-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立场——以民间文学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表达手段的语言”,实际为民间口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原本就存在,它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发掘并且进行必要的阐释,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己“说话”,它是由调查者、研究者及相关机构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田野调查的过程。在调查中,如何把握调查者的主体意识,如何发挥调查者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以民间文学为例予以论述。

一、主位和客位的立场

一个地区的民众拥有当地文化知识的产权,这是毫无疑义的;他们对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毫无异议的。然而要把这些理解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叙述出来,只能是调查者和研究者们完成的事情。所有的民间文学工作者都是在面对异地的民间文学,只是“异”的程度不同而已。一个民间文学学者对某地的民间文学无论多么熟悉,也只是“熟悉”而已;他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当地民众,他不可能完全和当地人一样去生活、思想。

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学者需要“田野作业”,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首先要确立主位和客位的立场。就民间文学而言,就是把当地演唱者的观点和研究者的观点区分开来,或者说要区分文化主位(emic)即拥有民间文学的当地人的观点与文化客位(etic)即民间文学的记录者和研究者的看法。说得具体些,“主位研究强调在研究中,要求调查者去习得被调查者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和世界观,即研究者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缚,置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去了解、理解和研究问题。否则,观察者在一个陌生的文化模式中,只能看到若干不相关联的因素,而看不到一个整体。它强调能用本地人的观点来努力理解当地人的文化。而客位研究是以调查者本身的立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研究者所使用的观念并不是以当地人的观点。”[1]这是对认知人类学方法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