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侗族摔跤概述
侗族摔跤流行于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坑洞、寨高、黄岗等侗族地区,侗族摔跤是集武术、摔跤和娱乐为一体的竞技活动,它与国际式、中国式的摔跤以及其他民族式的摔跤有显著的不同。第一,民俗学特征显著。它是在吹芦笙,踩歌堂、放铳铁炮的气氛中进行的,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内涵。第二,它有独特的竞技特点和习俗规则。侗族摔跤是比较有个性的摔跤,不用手,仅以背和腰部、下肢的技法为主。第三,与艺术的结合。
2006年,侗族摔跤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平县侗族摔跤获得2007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金奖。黎平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将侗族摔跤、抢花炮等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的规定,把侗族摔跤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
侗族摔跤是一种原生或次生形态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完全具有独立体育价值和形态的身体活动。侗族摔跤动作简洁易懂,技巧繁多,动作漂亮,器具淳朴,规则与裁判法贯穿在民俗中。侗族摔跤是侗族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具有原生性、体育性、表演性、艺术性等特点。研究侗族摔跤进入课堂,把它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也是对侗族摔跤进行继承和发展的有效保护措施。同时,对于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