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四、清代中后期大鼋巨鳖报恩传说

字体:16+-

巨龟的行为还给人类世界以预警、启发,总之,蒲松龄以降,清人对待巨型水族的态度非常矛盾。

首先,清代中后期,大鼋传说还进入到治理河道的相关故事中,报恩成为对于巨鼋神异能力的实用性期盼:“予亲家张开士牧宿州,奉旨开河,掘地得鼋,大如车轮,项系金牌,镌‘正德二年皇帝敕封搜河都尉’十二字。鼋两眼深碧色,背壳绿毛寸许。民间聚观,告之官,官念前代老物,命放之,是夜风雨飒至,河不掘而成者三十馀丈。”[1]

这里描写的巨鼋重情重义,不仅继承了早在先秦就有的水族梦中求救的传统,而且具有知恩图报的美德,据张培仁《妙香室丛话》卷十一《劝戒近录》写阮元出生,是因翁湘浦先生屡行阴德:

有友人买一鼋,重可数十斤,方欲宰而烹之,翁适往,见鼋畜于盆,昂首视翁者良久,异之,谓友人曰:“此鼋值若干,盍为子转买之乎?”友曰:“汝喜可持去,不论值。”翁曰:“吾明日治餐相邀。”即以此奉敬。翼日,瓮以红线纫鼋足为记,诣江放之。他日语友曰:“吾已烹鼋食之,不获奉邀,恕罪。”乃偿其值以归。越数日,翁复见红线鼋悬之市,仍买而放之。越数月,又有持鼋鬻于市者,翁熟视红线犹存,复买而远投之深渊。是夕,梦有黑身戴尖帽者,稽首于前曰:“奉命巡江,三次遭劫,幸蒙数救,赖以生全脱难矣,后当相谢。”及阁老告退时,心切救人,尝创制红船多只,护送渡江者,活人无算。一日,阁老往镇江,遇飓风,折桅,舟几覆,正仓皇莫措,忽一大鼋带数十小鼋,拥舟至岸而免,此所以报与。[2]

值得注意的是镇江一带水域,一直到了清代后期,依旧属于水兽传闻的多发之区,而尤以大鼋为核心。陆长春(1810—1867)《香饮楼宾谈》卷一“鼋将军托生”的故事也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