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治水工程的需要,使得人们对水兽水怪关注起来。鼋,竟然因其名称与刚刚被推翻的朝代“元”谐音,而从一向的受害者形象,变为危害人类的水中恶兽形象。而巨鼋的生存状态,因蒙受了恶名而莫名其妙地变得糟糕。于是,民俗心理从较为同情大鼋被捕杀,转而变得复杂,大鼋被认为主要犯有“两宗罪”——坏堤与毁船,两罪常被一起清算。明代《菽园杂记》记载:
国初,江岸善崩,土人谓有水兽曰“猪婆龙”者搜抉其下而然。适朝廷访求其故,人以“猪”与国姓同音,讳之,乃嫁祸于鼋。上以“鼋”与“元”同音,益恶之,于是下令捕鼋。大江中,鼋无大小,索捕殆尽。老鼋逃捕者,不上滩浅,则以炙猪为饵钓之。众力掣不能起,有老渔云:“此盖四足爬土石为力耳。当以瓮穿底,贯钓缗而下,瓮罩其头,必用前二足推拒,从而并力掣之,则足浮而起矣。”如其言,果然。猪婆龙,云四足而长尾,有鳞甲,疑即鼍也,未知是否。闻鼋之大者能食人,是亦可恶。然搜抉江岸,非其罪也。夫以高皇之聪明神智,人言一迁就,祸及无辜如此。则朋党狱兴之时,人之死于迁就者,可胜言哉![1]
尽管叙事者从政治伦理角度为大鼋被“恶化”鸣不平,但主流文化之下的这一具有定性作用的“政治话语”,具有强大的舆论蛊惑、经济权力支配作用,大鼋的生存命运就由生态伦理问题变成政治伦理问题。在此权力话语作用下,关于大鼋作恶遭致杀戮的民间传说增多。“政治话语”的介入,甚至改变了大鼋文化丛的内在民俗模式。
祷雨用蜥蜴,以其能致雨也。宋熙宁间旱,令捕蜥蜴,一时无获,多以壁虎代送官府,民谣有“壁虎壁虎,你好吃苦”之说。国初,大江之岸常崩,人言下有猪婆龙也,一时恐犯国姓之音,对上只言下有鼋也。太祖恶与“元”同音,令捕殆尽,时亦有“癞鼋癞鼋,何不称冤!”呜呼!世受诬而被害者,不知其几鼋与壁虎哉!孰得与雷霆抗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