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一、以雁自况: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一个切入点

字体:16+-

雁,在上古《诗经·小雅·鸿雁》中,就是身命不保的流民的象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从此,这一“哀鸿遍野”的流民图,便成为中国文学表现乱世人生的一个缩影。

曹丕《燕歌行》已有“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的思妇心曲。较早的以雁自况表达思乡情怀的当为刘宋时期沈约(441—513)《咏湖中雁》: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回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描写了雁在野旷无人生态环境下的情态,如此还忘不了乡情。故乡作为雁这种候鸟的永恒的吸引力的所在,其于离乡之人亦何尝不是如此!杜甫《归雁二首》也有:“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无浪语,愁寂故山薇。”

然而被迫离乡的流民则又与雁有所不同,杜甫《归雁》也有:“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千古之下,清代褚逢椿《鸿雁篇》,在许多咏叹流民之苦的诗篇中,很有特色,特色就在于运用了《诗经》以来鸿雁比流民之凄惶的古远原型:

哀鸿雁,飞连翩,十十五五大道边。敝车轧轧声相连。大儿啼饥奔向前,小儿尚抱怀中眠。老妇卧车上,垂白身拘挛。老翁向人道:灾旱逢今年。大麦不死数寸耳,甚者赤地皆荒田。市中二升粟,三百青铜钱。今日卖犊,明日卖屋,卖牛卖屋不得数日饱,不如他乡乐土乐。吁嗟乎!他乡虽云乐,道路死亡相继续。女作人婢男作奴,为婢为奴不得赎,鸿雁哀鸣何处宿![1]

作为候鸟的雁,在古人看来似乎总是在漂泊流动之中,居无定所,仿佛乱世或灾荒年代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