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雁具有相似遭遇的还有鸿、家鹅、家鸡等,这可以看做雁文化衍生的雁族类次文化。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九指出:“《文选》陆机诗‘感别惨舒翮,思归乐遵渚’,舒翮谓鹄,遵渚谓鸿,言感别之情,惨于舒翮之飞鹄;思归之乐,乐于遵渚之征鸿也。”这里可理解为互文足义。
雁意象频繁多用,而伴随雁文学话语积累和民俗泛化,人们又不免将其世俗化、实用性增强。野外受季节之限难于随时寻觅,人们便在身边捕捉到了大雁的一个替身:鹅。元代刘因(1249—1292)《僧惠崇柳岸游鹅图》就曾咏叹:“河堤烟草柳阴匀,野雁群游意自驯。此是吾乡旧风景,画中相见亦情亲。”鹅与雁,此处其实无别。
首先,是物种形态方面的类似。清人曾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体会到:“雁,状似鹅,嘴长微黄,背褐色,翼带青灰色,胸部有黑斑,鸣声嘹亮。飞时,自成行列,秋来春去,故谓之候鸟。古以雁、鴈为二鸟,今无别。”继而又进一步析言之:“鹄,似雁而大,全体白色,故或称为白鸟。颈长,嘴根有瘤,色黄赤,故又谓之黄鹄。飞翔甚高,鸣声洪亮,俗名天鹅。……”“鸿,较雁为大,背与颈灰色,翅黑腹白。性勇,听觉敏锐。喜集湖边,食菱、芡等物。”[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艺文类聚》的提要,曾批评说过于零碎,其中就包括将“鸿”“雁”细分为二:
凡为类四十有八,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鹤之外又别出黄鹤,马之外又别出騊駼,如斯之类,不免丛脞。
这可谓千虑之失。因为在唐代和唐代以前,华夏之邦的自然生态远远要好得多,“鸿”与“雁”本身的数量和出现频率也高得多,而人们的体会也更加细微和频繁,因此,区分开来不仅必要,也是那时历史的真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