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注意“物性相克”,在日常人与其他动物的饮食中,也免不了要出现严重的问题:“猿食猪肉,疾患风瘫。乌镇王雨舟官广西时,得一猿归,后食肉得此疾死,为文葬之。初取时亦甚难,四山树木皆伐去方获。”[1]特定的生态主体,往往有自身的难于避免的弱点。
物有相克,在神魔小说中的“斗法”叙事中,经常出现。一部《西游记》的续书颇与原书的孙悟空二郎神等斗法相媲美:
行者周围一看,又不知打从那一面镜中跳出,恐怕延搁工夫,误了师父,转身便要下楼。寻了半日,再不见个楼梯,心中焦躁,推开两扇玻璃窗。玻璃窗外都是绝妙朱红冰纹阑干,幸得纹儿做得阔大,行者把头一缩,趱将出去。谁知命蹇时乖,阑干也会缚人,明明是个冰纹阑干,忽然变作几百条红线,把行者团团绕住,半些儿也动不得。行者慌了,变作一颗蛛子,红线便是蛛网;行者滚不出时,又登时变作一把青锋剑,红线便是剑匣。行者无奈,只得叫声:“师父,你在哪里?怎知你徒弟遭这等苦楚?”说罢,泪如泉涌。[2]
甚至,就连狮子这样的猛兽,也被一再强调有其天敌,这就是著名的“犼”这样的小兽。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七《獭祭寄》引《竹窗小品》称:“畜二小兽,名曰犼,形类兔,两耳尖长。狮作威时,即牵犼视之,狮畏服不敢动。盖犼作溺着其体,肉即腐烂。犼又畏雄鸿,鸿引吭高鸣,犼即畏服。又如象见狮子,则奔,见鼠畏。飞虫之畏蜘蛛,蜘蛛之畏蜂,物各有所制,有所畏。”一连串各有所畏的例证,在于说明,“物有所制”乃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规则。
对此,清初长篇小说中罕有人注意到的一番议论,体现出了一种“生态总体观”。似乎在这一林林总总各种生态主体并存共生的世界里,就需要一种“相生相克”的规则,以“物有所制”来维系生态平衡,达到一种正常的又极其必要的生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