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是中国叙事文学长足发展的时代,长篇的流畅的白话叙事作品,也空前繁盛。因此,考察虐食不应限于写实性笔记载录,也要注意带有文学夸饰渲染的叙述。
首先,明清相关文本几乎不约而同地关注描述虐食制作的过程。王同轨《耳谈类增》就曾转述,人们带有倾向性地描绘有人吃小蟹与鹅掌残忍的传闻:“万历初,滁阳琅琊寺僧月溪者,好于涧中捞小蟹,蒸令汁出而食之,岁以为常。后病剧,微见小蟹潮涌满身,手拂之去,而涌益急,竟死。滁客谈。座上宥长倩,又谓金陵贵珰茄公食料,日以鹅十只置烧炕上,任其跳跃,即时掌肿肥大,乃截掌入馔,馀悉投弃。炮烙之刑,亦何其惨!尝在北都见百十乞儿,**叫雪,极可哀悯。人为皆其中暴殄所轮转,其或然。”[1]这是把虐食动物的暴行同转世报应叙述结合,用以表达对于残忍烹调的愤慨。
清初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针对烹制鹅掌过程中,对于鹅所遭受的折磨,也表示强烈不满:
有告予“食鹅之法”者,曰:“昔有一人,善制鹅掌。每豢肥鹅将杀,先熬沸油一盂,投以鹅足,鹅痛欲绝,则纵之池中,任其跳跃。已而复禽复纵,炮瀹如初。若是者数四,则其为掌也,丰美甘甜,厚可径寸,是食中异品也。”
予曰:“惨哉斯言!予不愿听之矣。物不幸而为人所畜,食人之食,死人之事。偿之以死亦足矣,奈何未死之先,又加若是之惨刑乎?二掌虽美,入口即消,其受痛楚之时,则有百倍于此者。以生物多时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忍人不为,况稍具婆心者乎?地狱之设,正为此人,其死后炮烙之刑,必有过于此者。”
这类叙述之多,可以看作是一种带有不自觉的“反虐食”的生态言说,富有同情心的载录者,也曾予以果报无爽的写实性言说,与后果的推测组合,从而虚实相生,借以表达强烈的谴责:“至于宰杀牲畜,多以惨酷取味。鹅、鸭之属皆以铁笼罩之,炙之以火,饮以椒浆,毛尽脱落,未死而肉已熟矣。驴、羊之类皆活割取其肉,有肉尽而未死者。冤楚之状,令人不忍见闻。夫以供至尊犹之可也,而巨珰富戚转相效尤,血海肉林恬不为意,不知此辈何福消受?死后当即堕畜生道中,受此业报耳。”[2]基于佛教六道轮回观念,表现出对动物深沉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