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特别是猛兽,有自己生活的野外山林丛莽,有它们自己的领域。《孟子·滕文公下》曾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这表明儒家始祖认为,并非人兽之间非要有激烈冲突,而完全可以将野兽赶回到森林草莽之中,在自己的领地生活,与人类相安无事。
而人类因为经常远道旅途,有时不得不经过一些相对荒僻的区域,于是,人与猛兽遭遇的情况就发生了。值得注意的,此时,人所能避免的被猛兽侵袭的原因,文学叙事体现了伦理化的意旨,如刘勇强教授指出的,清代小说中对于孝子与虎相遇的场面叙事,就存在一些雷同现象:
《娱目醒心编》之《走天涯克全子孝,感异梦始获亲骸》中老虎和山魅都不敢相犯孝子士元;《儒林外史》中的郭孝子更“一掌就把虎头打掉了”(38回);而《镜花缘》中老虎从孝女头上蹿过,“二人把头一摸,喜得头在颈上”(49回),就令读者有谐谑之感了。本来,孝子与猛兽的搏斗,正是表现人的信念和力量的大好机会,却被作者仅仅用作了“孝可格天”的游戏般象征性描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1]
的确,现实中的那些与老虎等猛兽遭遇的人们,哪里会都这样巧,也未必都会这么幸运,恐怕多半凶多吉少,难脱虎吻。这些文本,其实不过是在复述关于“孝诚感天”的一类惯常话语模式。按,郭孝子的本事,实来自唐人。张文虎《儒林外史评》评小说第三十八回写郭孝子打喷嚏,惊得老虎掉进山涧一事,就考察了较早出处:“《太平广记》引《朝野佥载》云:‘唐傅黄中为诸暨县,有部人饮,大醉,夜中山行,临岸而睡。有虎嗅之,虎须入鼻。喷嚏声振,虎惊跳落岸。’此借为郭孝子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