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二、虎的预兆、报恩与虎孤儿的“人心”和记忆

字体:16+-

考察古代人与猛兽关系,必须放到古代农耕社会历史环境之中,而不能以当今城市人的眼光来看待昔时的人与猛兽关系。如同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一客吟诗负手面壁,三人品茗促膝谈心》所叙述的:

子平连连欠身道:“不敢。”亦举起杯来详细品量。却听窗外远远“唔”了一声,那窗纸微觉飒飒价动,屋尘簌簌价落。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勃然色变。黄龙道:“这是虎啸,不要紧的。山家看着此种物事,如你们城市中人看骡马一样,虽知他会踢人,却不怕他。因为相习已久,知他伤人也不是常有的事。山上人与虎相习,寻常人固避虎,虎也避人,故伤害人也不是常有的事,不必怕他。”

必须要把上述叙事放到人虎之间距离很近,“相习已久”的自然生态下,才能正确、深切地体察人对猛兽的感情,而并非都是“谈虎色变”。今日许多地区还流行着俗语“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人畏惧猛兽,而猛兽也畏惧人,往往并非单纯地把人作为捕猎对象看待。如果把问题放到更大的生态批评与伦理话语结合的背景看,上面关于猛虎异常表现的言说成因,就更易于深层理解和解释引申。

其一,是虎理解并报答人类收养或存活幼虎的一段恩情。吴元泰《东游记》第二十五回《钟吕鹤岭传道》描写:

有郑思远者,善律历,晚师葛孝先受诸经,并丹法,居庐江马迹山中。山有虎,生二子,虎母为人杀,虎父惊逸,虎子号。思远持归养之。后虎父来至思远家,跪谢之,即依思远不去。后思远出行,即骑虎父,虎子负其医书。有友人许亿患牙痛,因请思远来医,欲远以虎须数条置牙间,则思远为授之,虎伏不动。后仙去为丹阳真人。[1]

《广虞初新志》卷十九收载了冯景的《书十义事》,其中就包括虎之“义”的事迹。是某樵夫收养了虎之孤儿,这虎孤儿长大之后,却依旧牢记着恩养过自己的樵夫,居然就在关键之时前来拼死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