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出而变之,气韵流芳,切利比达克的后半生——写在切利比达克百年(后篇)

字体:16+-

对于切利比达克早期与中期的指挥生涯,我们需要细心观察方可,否则就很容易因为他后来的风格影响太深而忽略其重要性。那么面对指挥家的晚期演绎,情况又是怎样?不用特别说明这些演出提醒人们“有一个人被忽视了”,也无法(至少我是无法)一一细数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所以说要怎么办呀?看来也唯有再次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

一种疯狂的学习

前一篇文章提到,切利虽身处逆境,却矢志追求更为崇高的艺术目标,在师法舍短中探索学习的最高境界。然而高度究竟到哪里?从漂泊时期的录音来判断还是很朦胧,直到切利比达克重返德国,执掌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之后,答案才渐渐显明出来。

随着我对昆曲艺术越来越感兴趣,就发现观察艺术家的传承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一度认为西方音乐演绎者不重口传心授,而能够通过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学习作品、建立自己的演绎是“先进”的体现,因为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备文化断代所造成的威胁。西方的“演绎者的黄金年代”界定并不明确,可能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50年代,也可能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左右(后一种划分迁就录音史)。但无论如何,哪怕黄金时代过去了,当代的演出同样大有可观。我认为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西方的那个系统本身足够“科学”,以致历代才子都能在其上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其次,当然也是因为他们那里的文化断代虽造成某些影响(譬如演绎者们表达个人理解的尺度),却还不足以使文脉断绝——某种艺术的内部发展规律的彻底破坏。

可是当我在昆曲中看传承的时候,纵然看到很大的危机、很重的破坏,但某些成功的范例,真的让我想到富特文格勒注目于尼基什、切利比达克注目于富特文格勒的那种学习。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一位青年艺术家明白自己要从老艺术家身上学到某样东西,而这样东西又是超乎任何理论体系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