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追忆那逝去的日子?——进入勃拉姆斯的室内乐

字体:16+-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既是一部名著,也是著名的“难读之书”。无论你是否喜欢,书中繁繁复复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往日没有节制的追忆都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与之相比,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就太容易接受了,但起初,它们给人的感受也往往是晦涩的。

或多或少,勃拉姆斯的音乐不是“那么”容易爱上的,可一旦有了感情,又很容易对它们一往情深。这一特点在他的室内乐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当初即便我已深爱他的诸交响曲与协奏曲,仍对一些室内乐感到陌生,比较熟悉的也只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还是爱上了它们,结果交响乐和协奏曲又听得比较少了。

这些室内乐为何不易接受,却又有这么大的魅力?究其原因——当然只是我个人的意见,音乐创作本身是特别直接地表露作曲家内心世界的过程,有人理性一些,如巴赫、贝多芬;也有人感性一点儿,像舒曼,或柴科夫斯基,那种表述的真实性却是基本相同。无论巴赫笔下宁静的音乐形象,还是老柴在《第四交响曲》末乐章几近歇斯底里的手笔,都坦然表现出自己的内在世界。“写情如此,方为不隔”,这个“不隔”之境是许多艺术杰作的共性。在演奏形式本身就特别要求亲密的室内乐中,这样的特点被进一步放大。

可是,勃拉姆斯的音乐正是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古怪:有时,作曲家似乎不想坦露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以一种严峻、黯淡的语调开始,让你感到这样的音乐难以接近,你和它是不会有共同语言的;然而当我们愿意去接近它,“忍受”其不易接近的特点后,又每每发现音乐所抒发的情感,所坦露的自我可以诚实到让人不知所措。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但在其室内乐中的表现还是特别鲜明。当一个人真正愿意将自己托付给他的作品时,听者就很容易对他的音乐产生兴趣,而只有当我们认可音乐中的艺术生命以后,我们才会对作品产生真实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