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有人说,马勒已成为后浪漫主义时代的贝多芬,细想想似乎真是这么回事。观后浪漫主义作品,从瓦格纳到理查·施特劳斯,目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且多为受欢迎之曲目。可其中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大概非马勒莫属。以至于构成一种怪现状,如海廷克所说,现在马勒是否被指挥得太多了?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静穆宏阔,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色彩辉煌;而跳出后浪漫主义风格的范围,观看同一时代的交响曲,以勃拉姆斯之意韵深远、德沃夏克之自然亲切、柴科夫斯基之优美灼热、西贝柳斯之自成一格,固然都能吸引众多欣赏者,然而使听者如醉如痴、指挥家一录再录的竟是马勒的交响曲。这些规模巨大、演奏也颇困难的交响曲一度被认为是难以接受的,现在却继贝多芬的作品而成为“第二受欢迎的交响曲”。原本我以为这样的位置不是会归于莫扎特、海顿,就是归于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或老柴,不想马勒竟后来居上,交响曲的录音层层叠叠地推出,甚至“悲怆”与“新世界”都为它们所压倒,算来也仅有贝多芬诸作可在势头上与之匹敌了。
我也喜欢马勒的交响曲,可意识到他的作品到达如此地位,仍不免一惊。长久以来,被公认为屹立于西方古典音乐巅峰的不朽巨匠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没有第四位作曲家被承认能够同这三人并齐的。在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的文化曾试图分别将瓦格纳与勃拉姆斯推向“第四人”的地位。但历史证明,无人可以同前三位巨匠并列。
今天,指挥与公众的爱好将马勒交响曲推到如此高位,尽管没有文化口号的催促,我还是忍不住将这位作曲家与那三大贤比较一下。马勒不是单有一、二首交响曲被追捧,而是至少有六部作品(还不算《大地之歌》)获得贝多芬交响曲那样的热衷度。然而,当我回望巴赫、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候,发现他们明显都给人一种集大成的印象。三人在不同体裁中平行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故能集某一时代之大成。与之相比,马勒就完全没有这种集大成的倾向,交响曲是他创作的核心,唯一能够与之平衡的是歌曲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