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音论乐:中国乐坛备忘录

2003

字体:16+-

郎朗的“安可”

陈凯歌电影《和你在一起》

澳门国际音乐节的《魔笛》

充满符号的“开幕音乐会”

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夜宴》和《狂人日记》

……

郎朗的“安可”

艺术节开幕的隆重演出,往往难以使人获得深刻印象。因为晚会通常有太多筹款与礼仪事项,令人很难专心去找一些特别的惊喜。多数人都认同,表演部分只不过是整个活动的配角,而不是主角。

但是,参与今年的林肯中心莫扎特音乐节(Mostly Mozart Festival)开幕演出的音乐家们,却真的能脱颖而出。著名女中音斯蒂芬妮·布莱舍(Stephanie Blythe)当天下午突然失声,在演出前一刻被逼退下。这一时刻,演出的主角从三位减少至两位:音乐节新任总监路易斯·兰格里(Louis Langree)和钢琴家郎朗。他们俩在观众面前,就好像表演一场拔河友谊赛一样,看看谁有更多法宝,谁更充满魅力。

音乐会的第一首乐曲选得很合适,是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也算是一杯音乐香槟吧。兰格里的指挥干净利落,奏出来的音乐清晰明亮,水平很高。所以开头5分钟,意味着这场虽然要更改曲目的音乐会,必会一帆风顺。

布莱舍本来要演出莫扎特《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歌剧的咏叹调。因为临时取消,第二首曲目提前演奏,那是门德尔松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也是郎朗自加盟德国唱片公司后,刚出版的第一张录音。当这位独奏家穿着中国式蓝与金色上衣现身台上,这场音乐会摇身一变,像一个新唱片发布的热闹派对。

这位沈阳出生的年轻音乐家只有20岁,他现在已经超越了钢琴家的身份,变成了一股无可抗拒的自然吸引力。要是你把眼睛闭住,你听得到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天才的呼唤,他具有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Vladimir Horowitz)的个性(听说郎朗家里收藏了这位大师的钢琴),也有像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烈火般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