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Teece,Pisano 和Shuen(1997)提出动态能力理论以来,动态能力理论不断在管理学的各个领域内应用,促进了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商业实践的指导。现在,应用企业动态能力作为一个工具研究其他领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袁宇涛(2005)运用企业动态能力这个工具从战略评价、组织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做了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李正卫(2005)在企业动态能力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发展中国家企业追赶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构建,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企业追赶概念模型。刘尔琦(2005)通过对航天企业的研究之后,提出以整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渠道提升航天企业动态能力。学者们应用企业动态能力对其他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接下来,将从生产运营管理领域、市场营销管理领域、国际商务管理领域和组织变革管理领域、公司社会责任领域和公共管理领域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各个领域代表性的观点如表2-5所示。
表2-5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
2.6.1 生产运营管理领域
Witcher和Chau(2007),Witcher等(2008)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佳能、尼桑和丰田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平衡计分卡和方针管理(Hoshin Kanri)的协同组合是一个整合性的动态能力,能够使企业同时考虑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短期的运营操作,最后实现企业内部战略和外界环境的动态匹配。
2.6.2 市场营销管理领域
Bruni和Verona(2009)以医药产业为例,应用动态能力理论于市场营销职能,分析了动态能力在知识密集型企业营销策略中的作用。此外,Fang和Zou(2009)以跨国合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能力理论于市场营销管理领域,提出了营销类动态能力(Marke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的概念。Day(1994)研究发现通过有效并快速反应的市场流程来创造并传递上等的顾客价值是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Fang和Zou(2009)认为营销类动态能力体现在三个跨职能的商业流程:产品研发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