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就是本书所关注的重点与焦点,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翔实可靠的解决方案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根据这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研究问题,并基于对现有理论文献的总结与回顾,在这个基础上,本书的整体写作思路如下:在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因子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企业动态能力的识别体系及激活机制,同时考虑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的中介效应。此外,从企业家个人层次、高层管理团队层次、组织资源层次和网络层次研究动态能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家精神导向视角研究通过组织学习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的实现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企业家个人层面、高层管理团队层次、组织资源层次和网络层次研究提高企业动态能力和绩效的对策,从而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解决之道,提出企业在动态、复杂、变化环境中与环境进行动态匹配的对策与建议。具体细分为以下四个子研究。
3.3.1 研究一:企业动态能力的操作性、识别体系和激活机制研究
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也就是构成因子和指标体系研究是本书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全书的开端,也是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中介效应的基础。研究一聚焦于动态能力的构成因子、识别体系及激活机制,从而为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操作化与实践化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为基础的典型调查,界定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外延和类型,确定具体的测量指标,并初步验证和修订研究假设,进而通过大样本问卷进行实证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通过典型调查和问卷调查,从而也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企业的动态能力现状,揭示其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