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动态能力论:企业家的创新视角

1.2 研究意义

字体:16+-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选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持续成长问题,是对企业成长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补充。同时,也是对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是对资源观理论的继承和延续。接下来将从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深化以及弥补现有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两个方面介绍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对企业成长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断成长,提供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社会价值。如微软、思科、Google,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如家这些一流的企业都是从很小的新创企业逐步适应环境变化,最终成长为大企业的。学术界对这种现象开展了深入研究,如Penrose(1959)最早研究了企业的创立方式,并分析了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机制,从此学术界拉开了以企业成长为主题的研究。邬爱其和贾生华(2007)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着内部成长、并购成长和网络化成长三种基本的企业成长方式和机制。具体到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企业家个体层次研究企业成长

一些学者从企业家个体角度研究创业企业成长。如Sandberg和Hofer(1987)认为企业绩效主要是由企业创始人、所实施战略和所处行业结构所决定的。他们着重分析了企业创始人在企业成长过程的学习代理人角色。Chrisman和Hofer(1998)则进一步提出可以从企业家-行业结构-业务战略-资源能力-组织系统这一逻辑链条来分析企业的成长。Ostgaard和Birley(1996)以英国159家个人拥有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企业家个人网络与增长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家个人网络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aum,Locke和Smith(2001)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组织理论和创业理论构建了企业成长的多维度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家能力、成功动机和竞争战略是企业成长的直接驱使因素,而企业家特征和环境因素则是间接驱使企业成长的因素。Ensley,Pearce和 Hmieleski(2006)引入环境动态性,讨论其在企业家个人的领导方式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环境动态性比较高的状态下,变革型领导方式更加有效;在环境动态性比较低的条件下,交易型领导方式更加有效。因此,创立新的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企业家是企业创建阶段的学习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