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日制远程教学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创新模式

第三节 全日制远程教学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字体:16+-

21世纪伊始,我国便开展了全日制远程教学探索工作,经过十五六年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教育革命的端倪。这场革命的策源地不在东部的发达地区,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在以大城市名校为引领的“互联网+”远程教育松散联盟中。“互联网+”就像一张大网,将城市名校与边远、民族地区学校连接起来,形成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

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战略性任务

21世纪初期,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我国基础教育开始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于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有学者调查发现,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都出台了相关举措,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几大方面:“①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制定和实施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标准,着力改造低于办学标准的学校。②加强义务教育阶段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师资水平。③实行区(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④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⑤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提供选择机会等等。”[10]

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我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这为我国教育的未来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上,《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