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日制远程教学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创新模式

第四章 构建城乡学生共享的“第二学习空间”

字体:16+-

第一节 什么是“第二学习空间”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说过:“课堂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全日制远程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一改以往国家简单地输送教育资源的做法,而是将城市优秀教师的智慧资源引入边远、民族地区,重塑当地教育生态。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通过卫星、网络技术,将城市名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嵌入边远、民族地区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从而为远端学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拟态环境”——“第二学习空间”。“拟态环境”又称“第二学习空间”,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供的环境。[1]“拟态环境”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一书中提出的,对世界新闻传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20世纪初,李普曼就注意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并非都来自直接的经验性接触,大部分是通过传播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完成的。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观点,受到了柏拉图“洞穴人”思想的影响。李普曼在《舆论学》的前言中直接引用了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的一个比喻: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好似关在洞穴里的囚徒,他们只能向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堵墙,他们与墙之间什么东西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带来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感觉。李普曼借助这个比喻试图说明,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就像这些囚犯一样,也只能看见媒介所反映的现实,而这些反映便是构成我们头脑中对现实的图像的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