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从人猿到社会人的心智进化之路

第一章 共享意图假设

字体:16+-

人类理智的产生离不开合作。

——皮亚杰,《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Studies)

“思维”活动是个体独自的狂欢吗?对于很多动物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人类来说,思维过程不仅仅牵涉到个体自身,反而更像是一个爵士演奏者的即兴表演:他使用的乐器由他人制造,表演曲目的编排有前人留下的固定套路,能够登上舞台也经过了其他演奏者的反复指导。所以说,他的表演不仅仅是自己的表演,更是融入了周围他人“存在”的表演。我们的思维活动亦是如此,它的发生往往嵌套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而非与世隔绝的空中楼阁式思维。

那么人类这种独特的社会浸入式思维是如何产生,又是怎么工作的呢?有研究者指出,人类文化及相应的人工产物在其间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黑格尔(1807)认为,人类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实践、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塑造了个体思维的基本框架(Collingwood,1946);皮尔斯(Peirce,1931—1935)则更进一步指出,诸如数学、逻辑等几乎所有人类比较复杂的思维形式的产生,背后都浮现着人造符号的身影(数字、逻辑规则)。此外,维果茨基(1978)则强调,人类儿童的成长过程往往亦是被所处文化中的工具、符号等一系列人造物所浸染的过程,这些文化产物,尤其是语言符号,往往在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初就为他们确定了这个世界的组织形式,儿童成长过程中要做的就是内化这些符号的使用,进而通过类似“内部对话”(人类思维框架原型)的形式了解和建构这个世界(Bakhtin,1981)。

另有一派研究者则认为,对文化和语言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协调过程,在人类思维发展中起首要作用。米德(Mead,1934)指出,在人类互动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并依据这种思考调整自己的想法或行为。皮亚杰(1928)则主张,这种角色采择和观点采择能力,连同个体的合作倾向,不仅使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产生成为可能,亦使个体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性思维发展成为可能。实际上,经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经验判断过程,人类会形成一套关于语言习俗和文化规则使用的模板,只有那些符合模板的使用才不会显得另类,进而产生人际价值,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5)则具体阐述了其中几种不同的适宜使用的方式。对于上述研究者,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社会基底理论家”(social infrastructure theorist),因为他们都认为,语言和文化不是人类与外界产生超社会性(ultrasocial)认知联结的充分条件,仅仅是对后者的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