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亨德尔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宗教题材清唱剧的创作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作曲家。当然,还是不乏名作、名家,比如海顿和他的《创世记》。
海顿和他的《创世记》
海顿
海顿是个很和气的人,很少发怒,也不喜形于色,人们称他为“爸爸海顿”,然而,在作曲方面海顿却不是个墨守陈规的人,他的大胆改革与锐意进取精神总令同行刮目相看,海顿从米兰、曼海姆等各乐派近百年的创作经验中汲取灵感,最终探索出自己的方法,客观的看,如果没有海顿的辛勤探索就不会有莫扎特的成功,更有学者认为海顿的创作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真正到来,也就是说海顿是一道分水岭、里程碑。海顿声乐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的清唱剧,在18世纪他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1774年海顿写出了第一部著名的清唱剧《托比亚来归》(Il Ritorno di Tobia),当时海顿年届不惑,精力旺盛。托比亚这个人物出自《圣经·次经》,托比亚的父亲托比是个恪守律法的犹太老人,战争中被俘虏到亚述,他行过许多善事,年老后双目失明,却依然笃信上帝,最终上帝遣天使恢复了托比亚的视力,并促成了托比亚同撒拉的婚姻。
1798年后,海顿连续写出了两部伟大的清唱剧名作《创世记》(Schopfung)和《四季》(Die Jahreszeiten),这两部作品可以看作是整个古典时期最杰出的清唱剧,堪与巴赫、亨德尔的作品相媲美。这两部杰作中,《创世记》是宗教题材的,1795年海顿从英国归来后,恰好他的经纪人萨洛蒙给海顿看了一个现成的清唱剧脚本,是英国一位没有什么名气的诗人利德雷根据英国大诗人弥尔顿的名作《失乐园》以及《圣经》中有关创世记的经文改编的台本,但海顿的英文水平还没有高到可以按照原文谱曲,作为粗通英文的读者,他对《创世记》的命题以及利德雷的台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于是他将台本带回了维也纳。海顿一回到维也纳(也有文献学家认为时间是在1796年年初)就找到了他的朋友斯威滕男爵(Gottfried vau Swieten,1733—1803)将利德雷的台本转译成德文,斯威滕是当日维也纳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御前大夫,还是出名的外交家(他是奥地利派驻普鲁士的外交官)以及维也纳数一数二的消息灵通人士,而且他爱好艺术,有“音乐之友”的名声。斯威滕根据海顿的要求着手将利德雷的台本翻译成德文,并且对其中一些场景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