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重德轻才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大多数是重德轻才的。作为中国文化基础的儒学最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就先从儒家讲起。
孔子讲:“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智、仁、勇,后人称为三达德,是并列的,没有轻重之分。孟子说人性有四个善端:仁、义、礼、智,也是并列的。但在德才进行比较时,孔、孟却都是重德轻才的。例如,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如果既骄傲又吝啬,那也不足观。季氏已经很富裕了,冉求还帮他聚敛财富,孔子很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很有能力,由于帮助季氏搜括民脂,聚敛财富,孔子不承认他作学生,并鼓动其他学生声讨冉求。这也说明孔子是重德的。孟子认为如果不能引导国君走正道(人才),只是用自己的本事为国君效力(人材),那就是“富桀”、“辅桀”,或者叫“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这种有能力的官员,不是“良臣”,而是“民贼”(《孟子·告子下》)。后人所谓“从道不从君”,要服从治国之道即原则,不能只服从国君个人的欲望或意愿。鲁国要让乐正子管理政务,孟子高兴得睡不着觉,不是因为他能力强,学问多,而是由于他“好善”(同上)。因为有了“好善”这个特长,就会大量引进善人,有很多善人当政,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好。因此,“好善”这个道德,在当权者那里就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全局的品德。这也是重德的突出表现。
法家不讲求仁义道德,只要民众服从命令,遵守法令,一切是非都以法令为标准,“一断于法”。秦政府按军功封爵,显然是重才轻德的。汉代以后,认为秦朝很快灭亡是由于不施仁义,不讲道德。因此,汉代思想家都是重德轻才的。董仲舒虽说“必仁且智”,因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只有爱心,缺乏智慧,不知道应该爱哪些人,也不知道如何去爱。有智慧却没有爱心的人,虽然知道哪些人是好人,应该爱,也知道应该如何去爱,却不肯去实行,因为他认为这么做虽然是对的,对自己却没有什么好处,也许还有危险。没有爱心和智慧,只有才能的人,那只会强化他的恶性,增加他对社会的危害。从这里可以知道董仲舒是重德的。他还用天人感应说来给汉武帝讲应该效法天道,德治为主,刑罚为辅。刑罚最好设而不用。其他人如翼奉说:“人诚向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汉书·翼奉传》)诚实正派的人,智力差一点,还可以用;心术不正的人,虽然有智力,也只能增加他的罪恶。“巧伪不如拙诚”,成为当时人的普遍观念。翟方进也说:“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汉书·翟方进传》)北宋司马光认为德与才的关系,就像掌舵与划桨的关系,也像射箭的方向(准)与力量(远)的关系。他按德才的有无多少,将人才分为四类:才德兼备,谓之圣人;才德俱无,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四类人,最理想的是才德兼备的圣人。其次自然是“德胜才”的君子。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选小人还是选愚人呢?司马光主张,宁选愚人,不用小人。为什么呢?他认为君子用才能做好事,小人用才能干坏事。愚人想干坏事,还没有这种能力,刚一动手,就被人发现;小人有能力干坏事,还不容易被发现。司马光的说法借助于《资治通鉴》,得以广泛流传,影响久远。重德轻才的说法,逐渐演变成贬才的观念,似乎谁有才能,谁就是无德,于是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后来,这种说法扩大为“男子无才便是德”。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学习好,业务精,就是走白专道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谁学习好,得到老师表扬,谁就是资产阶级培养的修正主义的“黑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