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第一课 天与人02

字体:16+-

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后一句,王安石没有注。《老子想尔注》:“唯,独也;尤,大也。人独能放水不争,终不遇大害。”[4]放,是仿。人只要能模仿水“不争”的品德,就会始终不遇大灾难。这些都是说水的特性有“善”的意味,人如果能模仿水的特性,就会有善的品德。实际上就是人们用水的特性来比喻善。

《管子·水地》中对水的描述就更加系统全面了。它说:“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在这里,水就有了仁、精、正、义、卑等高贵的品德。仁义是儒家的思想精华,精、卑是道家的思想核心,特别是卑,是“道之室、王者之器”,是道家的哲学家与政治家的宝贝。“正”则是当时许多思想家所共同推崇的内容广泛的概念。水的“准”、“素”、“淡”,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性质,“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天地万物都少不了水,所以称得上“水神”。在这里虽说“水神”,并非神灵,而是神妙的意思。

古人也将玉视为珍贵的东西,不仅由于坚硬,而且由于玉的一些性质类似许多品德。《管子·水地篇》载:“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玉有仁、义、勇等九德,实际上也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