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
作为何兹全先生“同门下弟子”的我,回顾多年以来与先生的往来及所受教诲,思绪万千,谨恭书小文,以为纪念。
30年前我考入北师大读研,跟随赵光贤先生学习先秦史。入学之初便得知北师大有著名的“史学三老”:除了我的导师赵光贤先生外,其他二老是白寿彝先生和何兹全先生。三老倘以齿序,则依次为白、赵、何,各差一岁。如今我的导师赵光贤先生和白寿彝先生均已仙逝有年,唯兹全先生康健如昔,今年更将迎来兹全先生的百年大寿庆典,这实在是史学界罕有的幸事。记得数月之前我去探望兹全先生,先生曾问我:“现在中国史学界仍然在世者,岁数最大的恐怕就是我了吧?”我想了想回答先生:“是。”其实岂止是现在的史学界,即使历数中国乃至世界由古至今所有的历史学家,不但寿逾兹全先生者几乎没有,即能与先生比肩者恐亦寥寥。
尤为可幸而极其难得的是,兹全先生非但得享高寿,而且至今思维敏捷头脑清晰,并无明显老态。一般人到高年之后,往往精神恍惚懒听人言,思路跳跃而难于集中,且极易倦怠疲劳。这些毛病,在先生身上全无体现。每与先生探讨问题,先生总是神情专注用心凝听,然后一二三四地条分缕析,讲出自己的看法,逻辑清楚且见解高妙,往往使我钦佩不已。近一二年来,先生虽然听力稍有衰退,但思想之敏锐则一如往昔,且仍然试图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尝与我讨论涉及史学理论的问题,先生坦言一些年轻人所写文章,对他而言无论理论框架或思维方法均已十分隔膜,虽然总要设法找来看看,但已经看不大懂。我说,由“总要设法找来看看”,便可看出先生的心态依然年轻,这也正是我要向先生努力学习之处。《易》传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在于说明:自然之道是崇尚积极向上的,所以人生在世总要积极进取。故自己常常自我诫惕:什么时候一个人不再想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便说明他真的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