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士不可以不弘毅——追忆何兹全先生

智者乐、仁者寿——缅怀何兹全、郭良玉先生

字体:16+-

杨仁毅

20世纪80年代初,当我刚刚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读夜大,授课老师曾多次讲到,当代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有著名四家,其中之一即何兹全先生。

过几年,因妻子宁欣报考何先生的在职博士,于是我有幸登何门拜访何、郭二位德高望重的仁慈长者,也许是缘分所在,由此历经长达20多年的忘年之交。

缅怀二老,处处可见其传统文化人那种典雅神采、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和举重若轻的为人处事。从二老的学术境界、道德文章、传授知识、培育学生、救助贫困、仗义执言、实事求是、敢想敢做等方面充分领略了二老的学者风采和文人内涵。

然而,二老分别于2007年9月和2011年2月辞世,在那些年,我因经常伴随二老左右,故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悲痛之余,常梦见二老,见贤思齐,由此回顾我们在一起的欢快时刻,并随时牢记二老的教诲。

文人书画 生活情趣

记得首次踏进北师大小红楼2号楼的何宅大门,师母郭良玉先生热情地招待我们,饮料、糖果,应接不暇,此时吸引我注意的是书柜边上挂着刚装裱好的一幅写意墨竹画,画面清秀高雅,用笔疏影横斜,布局颇具匠心,显现文人画风,郭先生题款为“学书学画两无成”。围绕画面,上下左右分别有启功教授及书画大师、著名学者们的题字、作诗、填词,这幅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想不到郭先生除去教学、著书之外对书画也很在行,且出手不凡,这是我拜访何宅的第一印象。而后,我又到另外几间房间看了挂在墙上的书画,有启功先生等名家、大师的佳作,亦有亲朋好友及小字辈送的祝寿画和随手涂抹的儿童画及剪纸等习作,同聚一堂,使得朴素的书房充满文化艺术氛围,无论雅俗在此都享受平等待遇。

小红楼一层虽然室内光线微暗,但室内和窗台等各犄角旮旯均被收拾得一尘不染,无论桌上堆积的书籍、文稿,还是书信和报纸杂志均码放得整整齐齐,所需文稿随手可得,书籍资料一目了然,当时二老年岁相加将近二百,但其生活自理,不用保姆和小时工,由此可见他们的生活质量很高,做事精力也相当充沛,如此整洁而井井有条的布局一直维持到21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