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们俩在民族饭店喝咖啡聊天。看着郭文景友善的面庞,想起他笔下阴暗神秘的音乐,一时竟找不到任何能作协调的话题。但过了不久,作曲家粗犷的一面露出来了。每当我们谈及中国历史或现代中国,这位敢言的郭老师差不多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一个作曲家要填补空白,我把从没写出来的写下来。还有,身为一个活在当下中国的中国作曲家,我能够亲身体验现在的转变,让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郭文景也爽快地承认,这些飞快的转变也包括他的艺术灵感在内。
郭文景独特的艺术视角,表现在他的歌剧《夜宴》。这部室内歌剧将于本周在林肯中心艺术节推出,演出地点是拉瓜蒂亚音乐厅(La Guardia Concert Hall)。秉承中国的优良传统,这套歌剧借古喻今。郭文景是在“**”后的1978年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的高才生,与谭盾、陈怡、周龙是同学。但是,与后来移居西方的同学有别,郭文景选择留在中国。他离开中国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在1996年。当年他得到美国亚洲文化协会的奖金,到纽约作客,逗留了6个月。郭文景的作品,一方面受到近在咫尺的传统文化在背后的推动,另一方面也受到汹涌变幻的中国现状的影响。
郭文景在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受到本土音乐界相当的重视,而海外的音乐机构送来的委约费用,让他可以拥有经济自由,追寻自己发展的途径。
“新音乐没有很大的观众群,所以没有什么力量来说服官方”,他说,“它没有电视或电影的影响力,所以我还可以写我所喜欢的。我希望我的乐曲会比那些作政治用途的更持久。但是,这种自由的代价,使我接触不到祖国的广大听众”。
郭文景的作品在西方亮相的机会,近年越来越多。留在西方的行家推荐不少委约的机会给他。首演郭文景作品的杰出国际团体,包括克罗诺斯四重奏与阿姆斯特丹的新乐团(Nieuw Ensemble)。当作曲家在纽约的时候,遇上陈士争,也就是1999年饮誉林肯中心与巴黎秋天艺术节的那位制作《牡丹亭》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