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谈音说乐:当代中国音乐面面观

谭盾 文化革命者(1996)

字体:16+-

纽约——曼哈顿的东下城(Lower East Side)是一个极富色彩的、欧亚传统混杂的地方,一走到街上就能够察觉得到。因此,在这里第一次遇上谭盾,似非偶然。正是这些影响的推推撞撞——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塑造了谭盾的艺术观,让他成为过去20年来,发自中国的最卓越的一种声音。

“我个人不认同那些简单地把东方和西方拼在一起的作品”,谭盾说。他的家在华埠附近,里面摆设比较简陋。谭盾自己连鞋子都不穿,只穿着黑T恤与牛仔裤。“我最感兴趣的,是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尝试拓展新的领域、发掘新的素材,找出可组成的声音。这个与东方西方没有关系,只关乎我自己所想做的。汇集不同文化时,你可以用更有意思的方法来发挥自己。”

本周,谭盾将带领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新音乐小组,演出作品《圆:写给四个三重奏、指挥与观众》(Circle with Four Trios,Conductor and Audience)与《拨弦钢琴与10个乐器的协奏曲》(Concerto for Pizzicato Piano and 10 Instruments),且后者是美国西岸首演。这场音乐会,正是西方音乐与中国音韵及仪式的一种碰撞。谭盾把这场音乐会命名为“灵魂之旅的晚上”(An Evening of Spiritual Journeys),而这两首曲目都有“仪式演出”(ritual performance)作为副题。

演出曲目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始创多元文化的作曲家”,谭盾说,“不属于俄国不属法国,而是两者并重,完全依据自己”。),也有苏格兰作曲家詹姆斯·麦克米伦(James MacMillan)的《三个晨曦仪式》(Three Dawn Rituals)(谭盾认为麦克米伦这首作品,是回应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其他作品来自受到亚洲影响的德国作曲家格尔哈特·施塔比勒(Gerhardt Stabler),还有武满彻,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率先推崇斯特拉文斯基风格的一位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对谭盾曾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