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田野作业过程模式
田野作业歌
迈开双脚,走向田野,
接近心目之中的他者。
通过阐释他者,
重新发现了自我。
调查好像一把大头针,
把他者的目标钉牢、抓住,
再小心地搜集起来,
像蝴蝶一样夹进书页。
跟在他者形象的后面,
经常忘记了呼吸,
对他者的感知,
就出现在已经看到的模式的背后。
难道将“蝴蝶”夹在书页里,
就能追上他者的微光?
难道用我们的阐释,
就能驱散自我的迷茫?
不,田野,不仅是一种出发和到场,
还允许他者摇动我们的文化的微光,
而是在那摇动的一瞬间,
瞥见了从他者出发的角度。
这,绝非同化,
也绝非追求一律,
只是在那瞥见的一瞬间,
自我已经起了变化。
by Sal Biondello
写于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首都塞班[1]
“田野作业”是英译词,原文为fieldwork。在西方现代学术界,它指学者生活在异文化或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对象群体中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很多中文译词也说“实地调查”“实地考察”“实地工作”或“实地研究”,虽不能完全对译,但说法简练,通俗易懂。我国古代也有“采风”一词,原指在民间搜集“人风”的善举,与田野作业中的自我文化考察部分有些接近,但也有与生俱来的差别。“采风”能说明中国文化史上有民本思想、田园理想、讽谏意识和躬行精神的成分,这是两者的合拍之处;但“采风”的前提是民族的一统和文化的趋同;而西方人所说的田野作业的前提是理论的距离和多元文化的认同;一个是中国古代思想,一个是西方现代学术,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
我国现代民俗学兴起时,从事这方面事业的学者,继承本民族搜集民俗的传统,又吸收了当时西方的先进理论,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实地学术考察活动,这为“采风”说添加了新意。可惜由于经济、战争和社会变动等原因,能安心在民间住下来搞调查研究的人还很少。至少在民俗学界,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很少用“田野作业”一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搜集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形势产生了变化。随着民俗学的蓬勃发展,现代西学的输入以及民俗学与人类学等相邻学科的频繁交流,田野作业的说法迅速流行。在民俗学的著述中,“田野作业”一词的出现频率增多,在许多民俗学者的学术活动中,也进行了“田野作业”的新探索,这是一种实质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