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作业理论上,听和看,有一堆关联性概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它们也有很深的基础。中国人讲“察言观色”是说听与看并行的。在田野作业学术史上,一般认为,听比看还难。现代田野作业者除了看,还要听。他们通过听资料,调查研究那些看不见或看不清的文化现象,包括文本的变异过程,讲述人的说话策略、方言土语的修辞习惯、人为文化的现实化构思等。中国人还有句老话,叫作“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都是专讲听的。“听话”里面有文章。
一、听话的定义
听话,指田野作业者倾听被调查者的说话,了解被调查者群体通过说话塑造内部文化的意义。它体现田野工作的现场性和对面性特点,形成存放他者文化用语的语料库,也形成存放田野作业者运用他者用语使之文化化和学术化的策略语库,它还包含了田野作业者在“搜集”和分析这些词汇之间“关系”上的相应理论认识。在现代田野作业中,听话已成为建立现代田野关系的条件和运用田野关系的过程。
现代田野作业理论强调“听”的概念,是强调从语音学和语义学的方面接近他者文化的本质。听,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但它却是把握语音和语义概念的关键。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读和写,因为没有语音和语义,就没有人类社会,所有的书面历史和口头历史都能证明这一点。但要说明语音和语义究竟怎样既塑造文化又是很难的,因为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搅在一起的。不过它也不是不可以认识的。在现代田野作业中,强调听懂对方所说的话,用来补充现场观察和参与活动的资料;同时也把听话看成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因为它能发展田野关系。不同的文化碰到一起总要交流的,田野作业者和被调查者来到田野现场,我问你是谁,你问我是谁;我告诉你我在干什么,你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大家面对面地交谈起来,就能密切人际关系,这是任何学者坐在书斋里看书或听录音带都得不到的一种感受和境界,田野作业者由此能得到许多书本上不写的活知识,能增进对他者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