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者搜集任何田野资料都有模糊性,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田野作业本身是一种很生活化的学术工作,田野工作者是在生活化的语境下搜集到田野资料和形成资料文本的。田野工作者如果在叙述田野资料时,去掉了这一部分生活化的内容,他对资料文本的参与创造活动和双方的田野关系,就看不见了,资料的来源方式也就不说清楚了;二是田野资料本身也有其发生和传承的背景,如果田野工作者在叙述资料时,不交代这些有关的背景信息,他所熟悉的地方社会情况也就无法为外人所获知,应该交代的资料的上下文也就丢失了。从学术研究的需要看,缺乏对资料来源方式和资料背景的介绍,所建立起来的田野资料文本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田野工作者在介绍和分析资料时,首先进行现场叙述。它的内容包括:现场活动计划、现场访谈观察、现场随机分析、现场方法探索、现场联想和现场获得的其他资料记录等。
一、现场叙述的定义
田野作业的一个核心特征是现场性。它有三个要素:一是田野作业者要亲自到调查现场;二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工作;三是要与被田野作业者面对面地工作。现场叙述,指通过口头描述或文字描述的形式,恢复田野工作者从事资料搜集工作时的生活化语境,恢复这些资料赖以生存的独特文化环境,使别人同样能获得理解田野工作者叙述田野资料时的特殊意识,尽量减少对田野资料文本的模糊认识。
现场叙述在现场理论的框架指导下进行。现场理论由三部分构成:现场情境秩序、现场资料系统、现场文化描述,它是现代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的组成部分。
现场情境秩序。此指学者到达田野现场后,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它按照预设情境进入,并在调查中逐步调整,直至形成最佳适应性程序,最后写进田野调查报告中。如何确定情境的顺序,取决于田野作业者的专业训练基础,也决定于他对田野调查情境的认识程度和设计能力以及对文献与田野关系的阐释创造性。它能使田野资料获得应有的学术价值。现场情境的秩序不是固定的,但却是有规则的。田野作业者在把握宏观社会背景和微观个案关系时,它是理论框架,也是细节。它的方法包括:田野作业者使用的书本理论,已经掌握的理论,正在思考的理论,多学科的理论。在国际同行的学术圈内,现场情境顺序部分往往成为著名个案的描述内容,是民俗学新理论产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