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法是田野作业的第二大法。从马林诺夫斯基开始,就把自己处理成一个好问者。他在研究对象面前,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的样子,见什么问什么。发现对方不耐烦,就“给他们送土烟”缓和气氛。对方对他也已经习惯了,“就不计较了”[1]。
一、访谈要点
访谈法得到了许多田野工作者的青睐,塑造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田野作业者的职业性格。田野工作者在访谈时,不携带任何测查仪器,一般也不使用问卷,这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访谈调查不同。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人文科学的田野访谈是把人当作一个文化角色和一个文化模式的执行者来观察的,访谈的出发点,是相信一个聪明的、训练有素的田野工作者能够正确地观察并记录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一)耐心
在访谈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乃至忍耐。也许访谈十天还没得到满意的结果,也许访谈一百个人都说一样的话,直到第一百零一人才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这时不要气馁,要坚持下去。
(二)运用概念推理
认知人类学发现,直接观察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不可能的。但通过推理和图示调取的方法了解人类文化是可能的。
田野调查者在对他者的访谈中,可以适当地运用概念,把研究对象意识活动中的文化组织给调动出来。但在这里,差异是社会中的个体的特征。现代田野作业理论吸收了认知人类学的这一学说,也认为访谈不能只关注表面材料。它承认每一个访谈对象的谈话资料的重要性,但不赞成从表面上分析这些资料,也不赞成把文化类目当作分析资料的基本做法。它批评这样做下去,田野工作者就成了表面行为的说明者。
田野调查者依靠推理,分析他者对象语言中的文化语法(cultural grammars),然后找出人们的行为要素。访谈的宗旨,是要从分析研究对象的意识活动中获得知识,这是一种专门的技能,包括:局外推论,或客观结果认同推论,通过建立有关理论达到推论的目的;局内推论,或主观群体共鸣推论,通过运用民众观点达到推论的目的;认同推论,或第三方社会认同推论,通过社会现实应用目标达到推论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民俗学和人类学还使用皮亚杰的图示理论,将之与推理方法结合,用它来总结前人成果,发展田野作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