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民俗志的提出,有民俗学发展的现代机遇,也有相邻学科的问题压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文艺学等提出的理论问题。民俗学和它们,都有跨界的边缘,也都有关于某种对象的共同兴趣。从民俗学的历程看,在田野作业方面,与人类学的双跨现象更为突出,建立了彼此共享的渊源联系,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成果也为多学科所使用。田野民俗志,正是从民俗学的角度,对上述学科成果加以整合。现代学术的一个特点,正在于整合研究。
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人类学田野作业所成就的是人类学家,也有民俗学家。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德裔学者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和美国学者鲍曼(Richard Bauman)等都是这种双料人物。在学术史上,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建树也往往是重叠的,被誉为现代田野作业开山祖的马林诺夫斯基,便为人类学和民俗学史所共同记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它们历来有隶属关系或粘连关系。在一些欧美国家,民俗学是隶属于文化人类学的[1],所以田野作业现场也是共同的。在中国,民俗学的起步和转型,也依托人类学。但是,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在异民族或异文化中展开,文化落差大,矛盾冲突激烈,促成了田野作业专著的先期诞生,创造了一系列专门的理论与方法。与在本土文化中做田野作业的民俗学相比,人类学能揭示出田野作业中更复杂的内心经历,发现更多的学术问题,且层出不穷,实例丰富,激活了与之相关的民俗学自我比较意识,民俗学每每由此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实际上,论田野作业的相关性,在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中,人类学和民俗学总是绑得最紧的,田野作业对学科建设的影响,也被一起总结。钟敬文在谈到民俗学史时曾说:“像弗雷泽这些人,都是书斋学者,他是阅读人家记录的资料,再经他整理,加以理论阐述的。日本的柳田国男,人家也算他是书斋学者。在搞民俗志方面,另外也有些学者,是长期从事田野作业的,如马林诺夫斯基,他就吃那个老本。他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法回国,就在特罗布里恩岛上蹲了几年,以后写了很多书。……从原则上说,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是不能缺少的,或者说,是主要的;但也有个别的情况,也很难说。比方说,像顾颉刚先生,他后来也到过西北,搞了一些调查,但大家都知道,他基本上还是一位书斋学者。所以这个问题也不能绝对化。”[2]田野民俗志吸收这一思想,从现代田野作业的开启者马林诺夫斯基算起,梳理民俗学田野作业思想,还有,在民俗学的解释能力不够的时候,必须借鉴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