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类学者渡边欣雄曾把中国的汉族宗教命名为“民俗宗教”,用以概括中国民间宗教类型的混合性现象。在渡边之前,许多欧美学者已在研究中指出了中国的民间宗教混合传承的事实,但没有说成是民俗。渡边的宗教学研究向民俗文化跨了一步[24]。但他在提出“民俗宗教”的名称时,缺乏民众本身的解释,还需要补充。从华北民间宗教在民众生活中的传承看,老百姓自己对是佛是道还是有区别的,不过区别的依据是地方小社会内部的谱系传承,比如祖先怎样说或师父怎么说,而不是宗教经典对佛、道教类别如何规定。即便学者根据经典文献的研究,看出民众的宗教观念是混合的,在老百姓来说,也浑然不觉,这就是民俗的传承方式,与书面文献的流通方式不同。所以,我认为,学者在研究中国民间宗教时,不能只从学者已有的道教或佛教概念出发,而应该把民众的分类习惯也考虑在内,两者兼顾;同时要从地方小社会的民间宗教生态分布入手,对当地的宗教分类加以考察和分析,这样才可能发现不同区域内的民间宗教在民俗文化中传承的特征,得出符合民众思维实际的判断。
本节按照马街讲唱经卷历来在地方社会中的传播分布状况,把它们分成三类:即开封类、周口类和河北顺天类。各类的内容按照传统宗教学界的分类肯定是混合的,这里试采用马街书会艺人的普遍说法,统称为道教经卷,以下不再做更细的分类,以求尽量完整地展现这些经卷被使用时的原来面貌。此外,这些经卷在讲唱时,一部分是直接诵经,另一部分是在讲戏曲故事的过程中夹叙经文,经卷的题目也有经词式和戏文式的两种,按讲唱者的说法,它们都是一样的“劝人方”,这里也根据民间的看法都归入经卷唱词。兹列举这方面的主要资料,一并简要说明它们被流浪走唱的现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