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五、努力保存史籍文物

字体:16+-

国粹派始终强调保存史籍是保存国粹和进行史学研究的前提,因此于此竭尽全力,卓著建树。

中国古代史籍因清初清朝统治者一再大规模毁禁图书,损失惨重。其后,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兵燹屡兴,亡佚益甚。国学保存会一成立便注重收集遗文孤本。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在《国粹学报》不断公开征集。例如,其第4年第2期上就刊有征集黄梨洲遗书的广告,并公布了黄七世宗子提供的52种著作总目;二是发动会员广为访求。1908年年初,黄节从广东来信报告说:“日来访求忠义之迹”颇有收获,计访得陈独漉真迹字二幅,清湘残梅一付,并魏征字真迹,元祐党人碑一幅。又去番禺新汀屈翁山故乡访其遗书。在广州复发现了郑所南、史可法等人真迹,拟或购借或摄影而归[1]。此种访求通过留学生扩展到了日本。《国粹学报》常刊有报告日本各图书馆收藏中国古籍情况的来信。1907年刘师培甫到日本即报告:在东京博物馆发现宋版《玉篇广韵》、医书数种、唐石刻及字画等[2];三是通过书贩收购。国粹派为收集珍贵史籍历尽艰辛,可从邓实访求《钱牧斋初学集笺注》、《有学集笺注》看出来。钱谦益为清初著名学者,乾隆时著作遭禁毁,“几于只字不存”。迄晚清,藏书稍出。邓实自谓:“余托书贾物色将近十年,今乃获之(指《初学》、《有学》二集)”。此前,他已先访得钱著《投笔集》、《吾灰集》及钱笺杜诗等,但尚缺钱氏所选《列朝诗集》及其文集、尺牍。他在《国粹学报》上撰文说:“至今未得,心常怦怦,世有藏者,如能割爱,余固不惜兼金以相酬耳”[3]。不惜重金收购,足见其用心良苦。但也唯其如此,获致颇丰。例如,是时《龚定盦集》不下十数种,但所据不外武林吴氏本、平湖朱氏本而已,皆未得见魏源定本及其子龚孝珙手编定本。1907年邓实辗转获得《定盦诗文》手稿4卷(9~12卷),是为龚孝珙在魏源定本的基础上重定之手编原迹。1910年又获致龚孝珙定本前8卷,由是《定盦全集》始有定本,包括《定盦外集》、《定盦诗定本》、《定盦词定本》、《集外未刻诗词》,成为其时收集最全的龚自珍著作合集[4]。此外,《章学斋述学驳义》四篇,世无传本,由学诚世交处抄得之;《战国纪年》(40卷,晋陵汤氏撰),得之闽贾,不见著录,为旧抄本;《大广益会玉篇》(30卷,梁顾野天撰),唐本久佚,此为最旧的元刻本。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