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象?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古今中外大家的意见不尽相同。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篇《论意象》,专门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意象(imagery)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诗。所谓意象,即使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2]
关于意象问题的讨论中国古则有之。《周易·系辞上》从哲学的角度谈到了意与象的关系:“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后来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章对意与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更加透彻的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两段话中的“象”虽然都指卦象,但是它们所讨论的意与象的关系显然具有普遍意义。此后,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篇、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又分别提到过“意象”一词。到了唐代,“意象”这一术语已经较多地出现在诗学理论著作中,如王昌龄的《诗格》中云:“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到了宋代、明代,“意象”一词得到了广泛使用,学者们往往也用意象这一美学概念来评价诗歌作品。现代学者们的意象概念似乎是从国外引入的,意象派是20世纪初在西方诗坛兴起的诗歌流派,人们喜欢引用意象派诗人庞德给意象所下的定义:“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