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接受过程
与文学创作一样,文学接受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阅读前的素养储备、审美感受、审美评价三个阶段。
读者的素养储备是文学接受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文学接受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比如,其中的一个文学接受的基础就是接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读者具备了丰富的语言经验,学习和掌握了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有较好的语感,才能理解和体味语言的内外之意,得到文学作品美的体验。生活体验与文学接受也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来说,读者喜欢的文学作品,无论题材、风格、主题还是思想内涵都与自己的生活领域、阅历,甚至命运有某种明显的或潜在的联系,读者在文学接受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加入对自己经历的理解、思考和情感。比如,人们少年时喜欢阅读《西游记》,感兴趣的往往是它的故事情节,而难以领悟它的深刻内涵。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及阅历的积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越来越深,对《西游记》进行再次阅读时,当然就会有不同的体验了,他们会透过一个个故事而深刻理解师徒四人的人物性格及其惩恶扬善、以正压邪等故事内涵,还会进一步体味故事后面的人生体验和佛教的大智大慧。文学艺术修养是进行更高层次文学接受的基础和条件。如果读者接受过专门的文学教育,拥有大量的文学阅读经验,乃至曾亲身从事过文学创作活动的经历,他们的文学接受活动都会达到不同的程度。所以,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增强对文学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是进行更高层次文学鉴赏的基础。
在阅读中,推动读者阅读并接受文学作品的心理需求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受动机。审美动机、娱乐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借鉴动机和批评动机等组成了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是指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获得审美或艺术享受的心理需求,是文学阅读的根本动机。在大众阅读中,娱乐动机往往是初始动机,通过文学阅读,接受主体在得到娱乐、消遣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审美享受。试图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生活、社会、宗教、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构成了求知动机。出于获得某种人生启迪、精神鼓舞或道德教育等目的而进入文学活动,形成受教动机。为学习作家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而进行阅读,构成了借鉴动机。批评家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获得对文学规律更深刻的认识,对文学作品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演绎,则构成了批评动机。此外,出于某种欲望的替代性满足、从众心理等都会构成不同的接受动机。上述接受动机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往往交叉重复、相互转化。获得愉悦是绝大多数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初始动机,但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读者的动机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发生转换,相互交织。比如,许多读者初读长篇小说《西游记》的时候,往往是被小说中的传奇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所吸引。书中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与各路妖魔的斗智斗勇、他们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等,使读者手不释卷、沉浸其中。而实际上,读者在这个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作者精心构筑的艺术世界,去感受这些故事后面真正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样,尽管他们是从娱乐的接受动机出发,实际上也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接受动机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