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文学语言已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和呈现了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绪状态,但是语言依然无法满足作家的需要,于是也就有了“言”与“意”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许多人也提供了一些大致相同的方案。
1.“言不尽意”的痛苦
中国古代医学讲:舌为心之苗;中国古代的文论中说:言为心之声。可见,语言是与主体的心灵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心灵世界的感觉、感受、情绪等也只有通过语言的表达才能获得物质形式,否则,就只能处于昏暗状态。然而,在实际的创作中,作家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想说得非常多,但实际能说出来的却非常少,于是“言不尽意”的痛苦也就产生了。歌德说:“那试图用文字表达艺术经验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是件蠢事。”高尔基更是大喊大叫:“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
事实上,早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就提出了“不可言传”和“言不尽意”的问题。如果说在老子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著名论断里已蕴含了“言不尽意”的思想,那么庄子则把这一命题进一步理论化了:“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书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1]在庄子看来,言只能表达“形色名声”这些事物迹象,而不能表达“意之所随”的“道”。故事物精微之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庄子的这种思想在魏晋玄学大师那里又进一步发扬光大:“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2]显然,由于有了“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哲学总结,“言不尽意”的思想也有了一个坚实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