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

第九章 文学接受

字体:16+-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提供的是一个“意义世界”。隐藏在作品中的意义连作者本人都未必能够完全意识到,这就为文学接受打开了大门。

广义的文学接受研究的是文学三角形结构中“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包括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严格地说,只有经过读者的鉴赏和批评,作品才算真正完成。有人曾把现代文论的发展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专门研究作者的阶段,如浪漫主义和18、19世纪的传记式批评、实证主义批评等理论和实践,以研究作者的意图、作者的经历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为主;第二是专注文本的阶段,如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强调文本是一个不依赖于作者的独立自主的有机整体。第三是20世纪60、70年代注重读者的批评阶段,如解释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文论,强调读者取向的理论(reader-oriented theory),认为作品的意义必须通过读者的重构才能在读者的思想里实现。本章我们将阅读两篇经典文本——明代钟惺的《诗论》和德国学者姚斯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以了解中西文论对文学接受的相似而又不同的观点。前者是钟惺对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接受理论的总结和创新,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关接受方面的理论的总结性阐发;后者从阐释学角度切入读者这一文学接受的主体,侧重于读者接受的研究,关注的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被称为西方接受美学的宣言。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学习,要了解两个问题:首先,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次,文学接受是如何进行的?在三角结构中,侧重于文学接受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