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在历史长河中漂泊,不同时代的读者不断地参与到与作品的“对话”中来。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发出者→接受者的关系,而是意义以及意义的仲裁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中,已经简略地论及读者“体验说”。本章所谈的文学接受,并非局限于狭义角度的西方接受美学,而是从中西文学理论的共通之处来谈文学接受。从广义角度而言,“文学接受”是指一种以读者为主体,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积极能动的阅读活动。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引进了德国文学批评的新理论“接受美学”。正如童庆炳先生所言,“那时我们觉得这理论真新鲜,真是一种‘原创性’的新发现。多少年过去了,我发现‘接受美学’就其思想而言,在我们中国‘古已有之’,接受美学的思想幼芽产生于中国”[1]。其实,纵观中西文学理论,读者都没有被批评家所忽视,只不过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更加刻意地强调和突出,其地位骤然上升,成为文学批评的重心和中心所在。
文学接受主要研究三个领域:处于潜在状态的文本、阅读中的文本(即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过程)、文本的传达结构(即文本与读者发生相互作用的条件),并且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在作品与读者双向作用的考察中得到统一。
文学接受的发生及整个过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讨论的重点将是描述文学接受的大致过程,同时涉及接受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机制及相关问题。
[1]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9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