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学接受理论逐渐成为普遍共识,人们一般都认可这样一种观念:一个文本,其意义的决定者不只是作者(说话者),读者(听话者)在确立其意义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1.文本“召唤”读者
有文本在前,方能有欣赏在后。但究其实质,这只是对文学创作活动一种皮相的理解。对于文本来说,接受活动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总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着作品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实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以及朗吉努斯等古典批评家在探讨文学的时候,主要就是从文学对读者(观众)的影响入手。在论述文学接受的过程时,许多作家和批评家都认为作品本身有一个蕴含着“召唤”的结构。
既然创造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既然艺术家必须委托另一个人来完成他开始做的事情,既然他只有通过读者的意识才能体会到他对于自己的作品而言是主要的,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项召唤。……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让他来协同产生作品。[1]
萨特所谓的“召唤”是作者主动召唤读者,但接受美学所谓的“召唤结构”却不仅是萨特所说的作者向读者召唤,而是文本本身向读者召唤,这也正是接受美学的创新之处。伊瑟尔认为,“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召唤结构”(Appllstruktur),罗兰·巴特则称之为“期待结构”,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说法指的都是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文本为读者预留了无数的意义空白点,期待或召唤读者用自己的经验、体会、情感和理解去将它填满。
在《伊利亚特》中,荷马是怎样描写海伦的美丽呢?“海伦走了进来,她的美丽使老人们肃然起敬。”托尔斯泰的长女塔·苏霍津娜—托尔斯塔娅(1864—1950年)回忆托尔斯泰对这句话的评论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您从中可以看到,老人们在这种美的魅力面前也不禁肃然起敬。用不着去描写她的眼睛、嘴巴、头发等。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想象海伦的形象。”托尔斯泰还引用伏尔泰的一句话,“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2]。在托尔斯泰看来,伟大的作品永远都预留无数意义的空白点,让读者加入进来,用自己的想象和知识来填补作品,这样,“文本”才能转化为作品,获得新的生命;而那些把话说尽的平庸之作,却缺乏这样的召唤结构。艾柯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把文本分成两种:一种是“开放式的”,如乔伊斯的《芬灵根守灵夜》,它富于召唤性,需要读者合作才能产生意义;另一种是“封闭式的”,如侦探小说,基本上可以预见读者对作品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