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就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往复交流的过程之中,而读者实现作品潜在功能时,会同时受到这种潜在功能的影响。
如前所述,文本的召唤只是文学接受的准备阶段,“理想的读者”隐身而退,“真正的读者”应“声”而至,才是文学接受诸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召唤结构的内部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和未定点,诱发读者反应的潜能,英伽登甚至认为,文学作品在被阅读前只是一个由许多潜在的不确定因素构成的“图式化结构”,是一整套“纲要”,其构成要素大部分都处于潜在状态,等待读者具体的阅读,它还算不上真正的作品,也不是审美的对象。
1.不定点和空白
如果一部文本的意义已经完全确定,文学接受与交流的动力就会大幅度削减。文本的不确定之处越多,越能激发读者的参与——除非这种不确定性超过了一个极限,以至于读者无法解读作品的基本含义。英伽登说:
文学作品描绘的每一个对象、人物、事件,等等,都包含着许多不定点,特别是对人和事物的遭遇的描绘。[1]
“不定点”(spots of indeterminacy)并非存在于现实的客体之中,它是文学作品作为再现客体的重要特点,文学作品充满“不定点”,它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是意义无穷无尽,需要读者来填充,作品才算真正由此完成。
存在于由艺术作品“图式化了的方面”组成的系列之中的间隙;但是,空白则用来表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vacancy),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2]
伊瑟尔的“空白”(空位)概念相当于英伽登的“不定点”。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没有说明哈姆莱特的身高和体形,这就是作者留下的“不定点”和“空白”。作为读者,钟惺之所以每一次阅读《诗经》的体会与感受都不同,这与《诗经》广泛运用比兴手法有关,比兴所营造的意象非常灵活,未定点和空白点很多。王夫之在评论袁宏道《柳枝》时说:“谓之有托佳,谓之无托尤佳。无托者,正可令人有托也。”在这里,王夫之也涉及接受美学所说的“空白点”和“召唤结构”,如果作者创造时没有寄托,给作品留下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好可以“令人有托”,正好让读者来填补空白。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对文本空白的填充是一个反复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