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主要形成了四种关于风格的观念和理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或修辞特色。“风格”(style)取其“雕刻刀”的本义,喻指“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这种观点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扬雄提出“心画心声”说,曹丕以“气”论文,把“气”与“体”相连,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云:“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指出外在的文辞和内在的性情气质必然相符。这种风格观从主体的角度来考察,从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认为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自然流露,但容易忽略日常个性不等同于创作个性,也不能直接转化为文学风格。文学理论中需要对“心画心声”说或流传更广的“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诗品出于人品”“风格即人格”等说法作具体分析。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云:“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风格具有有机整体性,它不仅表现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同时也表现在主体与对象的统一。黑格尔认为,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歌德把艺术分成由低及高的三个等级,即单纯的模仿、作风和风格,认为唯有风格才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品评,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作为时代精神和艺术趣味的多样性体现,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达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审美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持久的美的愉悦。往往也有缺乏风格但仍然获得轰动效应之作,它们多半靠题材取胜,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但往往缺乏持久的审美效应,一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便会湮没无闻。